水資源管理
為因應龐大的用水量,珍惜並善用水資源是南茂一直積極努力推動的政策,也是企業永續發展重要的一環。台灣雖降雨豐沛,但受限地形大多急流入海,且水庫淤積蓄水量不足,實際收集可用水量不多,再加上全球氣候極端變化,造成枯旱期影響時間拉長,企業或民生都面臨用水短缺的風險,因此善用水資源並鑑別相關風險與機會更顯重要。
水風險/機會鑑別
南茂永續發展委員會成員於2021年起共進行4場會議,深入討論氣候變遷相關風險與機會。以TCFD為指導原則,風險議題涵蓋轉型風險及實體理風險,歸納出法規政策、市場/技術、及營運中斷等風險類別。水風險共計51個項目,屬重大水風險共2項 ; 中度水風險共9項、水機會共計19項,屬重大水機會共3項 ; 中度水機會共2項,總共計70項風險與機會項目。
水資源風險管理
南茂積極監控水資源使用情形,在枯水期間我們每週針對來源水庫蓄水量進行追蹤,且各廠區每日管控高液位儲水量>95% 以上,若低於預警値時,立即確認廠內外的供水系統是否正常,以利進行後續應變處置。我們持續收集水資源使用數據,並運用世界資源研究所的「渡槽水風險地圖集」風險評估工具鑑別各廠所處區域供水風險等級,以強化節約用水政策,2021年南茂科技總取水1,798.515百萬公升,此數據同時作為水資源回收再利用之基準値。透過水資源取用來源與總取水量數據,有助瞭解南茂整體用水情況,及相關的潛在衝擊和風險,目前南茂的所有廠區均處於水資源壓力低或中低區域。
▼取水量 (單位: 百萬公升)
廠區 | 水源 | 2017 | 2018 | 2019 | 2020 | 2021 |
竹科廠 | 自來水 | 147.595 | 153.368 | 147.703 | 153.452 | 157.199 |
竹北廠 | 自來水 | 50.872 | 43.959 | 63.995 | 65.170 | 12.253 |
竹北廠 | 地下水 | 399.710 | 408.248 | 446.141 | 554.929 | 650.131 |
竹北二廠 | 自來水 | 27.665 | 26.304 | 28.256 | 30.031 | 32.304 |
湖口廠 | 自來水 | 89.958 | 89.690 | 81.931 | 81.437 | 86.886 |
台南廠 | 自來水 | 742.978 | 781.888 | 943.653 | 994.405 | 769.073 |
台南二廠 | 自來水 | 11.148 | 30.895 | 56.376 | 69.829 | 90.669 |
合計 | 1,469.926 | 1,534.352 | 1,768.055 | 1,949.253 | 1,798.515 |
註:地下水(井水) 取用,主要用於竹北廠製程,南茂科技每年都取得新竹縣政府核發的合法水權狀。
製程用水回收再利用
南茂科技台南廠自2008年導入製程回收水設備,並透過與設備商及外部機構技術合作,興建製程水回收廠為汲取工廠切割製程排放水,並於2015年再導入研磨製程排水回收過濾設備進行水資源回收再利用。透過超濾膜的過濾方式,將製程用水回收再利用於製程使用。
隨著生產產能上升,製程用水量增加,於2020 年投入2,060萬元再建置製程回收水設備2,700CMD,預估每年回收水水量為837.2百萬公升,有效提升用水使用效率;2020年9月新設切割製程排水回收設備投入後,年度廢水排放量由654.333百萬公升(2020年)降至493.844百萬公升(2021 年),減少排放量為160.489百萬公升(較前一年減少24.53%)。
妥善處理廢污水
致力維護潔淨河川也是南茂科技整體環境計畫的重要環節,我們透過依水質及排放目的地所劃分的排放水量數據統計,自我檢測製程廢水水質,並進行有效管理與持續改善。 南茂科技所有廠區廢水都經過適當的處理後放流,符合現行法規放流水標準或納管標準,並依許可要求定期檢測。
竹北廠及台南廠於放流口自主設置On-Line 監控廢水排放,確保排放水質;2019年台南廠考量化學品槽車充塡時洩漏造成雨排溝渠污染排放的風險,已於2020年雨排口完成設置制水閘門,避免發生洩漏而影響環境衝擊。2021年共排放約1,307.816百萬公升廢水,相較於2020年減少8.22%,主要受新設切割製程排水回收設備投入後減少取水量160.489百萬公升。
▼排水量統計 (單位:百萬公升)
廠區/項目 | 2017 | 2018 | 2019 | 2020 | 2021 | 排放方式 | 排放目的地 |
竹科廠 | 118.076 | 122.695 | 118.162 | 122.762 | 125.759 | 園區統一處理 | 客雅溪 |
竹北廠 | 467.021 | 434.432 | 492.003 | 603.619 | 639.643 | 廠外自行排放 | 豆子埔溪 |
竹北二廠 | 5.533 | 5.261 | 5.651 | 6.006 | 6.461 | 廠外自行排放 | 鳳山溪 |
湖口廠 | 24.081 | 24.555 | 23.468 | 23.626 | 23.919 | 工業區統一處理 | 茄東溪 |
台南廠 | 442.963 | 499.497 | 650.401 | 654.333 | 493.844 | 園區統一處理 | 大洲排水線 |
台南二廠 | 3.188 | 7.582 | 11.177 | 14.662 | 18.190 | 園區統一處理 | 大洲排水線 |
合計 | 1,060.862 | 1,094.022 | 1,300.863 | 1,425.007 | 1,307.816 | - | - |
註:竹科廠、竹北二廠、湖口廠皆無製程廢水,僅排放生活污水
▼依水質所劃分的排放水檢測統計
廠區/ 項目 |
依循標準 | pH 值 | 化學需氧量(COD) (mg/L) |
懸浮固體(SS) (mg/L) |
氨氮(NH3-N) (mg/L) |
銅(Cu) (mg/L) |
鎳(Ni) (mg/L) |
||||||
法規 限值 |
實際 檢測值 |
法規 限值 |
實際 檢測值 |
法規 限值 |
實際 檢測值 |
法規 限值 |
實際 檢測值 |
法規 限值 |
實際 檢測值 |
法規 限值 |
實際 檢測值 |
||
竹北廠 | 放流水標準 | 6~9 | 7.7~7.8 | 100 | 10.6~18.1 | 30 | 1.8~4.8 | 30 | 1.57~2.07 | 1.5 | 0.015~0.015 | 0.7 | 0.009~0.009 |
台南廠 | 科技部南部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容許標準 | 5~10 | 7.6~7.7 | 450 | 35.4~43.8 | 250 | 21.4~39.5 | 60 | 6.88~6.98 | 3 | 0.101~0.028 | 1 | ND~0.030 |
台南二廠 |
科技部南部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容許標準 |
5~10 | 7.8~8.0 | 450 | 21.5~39.3 | 250 | 2.2~3.0 | 250 | 12.40~34.00 | 3 | 0.072~0.096 | 1 | ND |
註1:南茂優先關注的水質檢測項目主要為竹北及台南廠區製程用水,如:電鍍、蝕刻、研磨等製程,使用有機、氨、電鍍液等原料而產生的廢水
註2:竹科廠、竹北二廠、湖口廠屬於測試廠,故無製程排放水之檢測數據
註3:實際檢測值為檢測結果最小至最大值;ND表示低於檢測極限
▼耗水量統計 (單位: 百萬公升)
南茂廠內生產運作過程中會影響水資源的耗用包含許多因子,如空調散熱之揮發等,2021年共消耗490.699百萬公升自來水,相較於2020年減少6.40%,受新設切割製程排水回收設備增加回收水量,故耗水量相對減少。
廠區/項目 | 2017 | 2018 | 2019 | 2020 | 2021 |
合計 | 409.064 | 440.330 | 467.192 | 542.246 | 490.699 |
ISO 14046 水足跡查證
在水資源管理除了節水與回收水外,更透過水足跡盤查機制提升供應鏈水資源效率,同時依照ISO 14046 盤查,並主動邀請第三方單位查證, 提升數據可信度。南茂科技自2014年起完成系列產品ISO 14046水足跡查證,並通過第三方認證,藉以有效掌握生產之水資源狀況,並提供予客戶參考。完成盤查的產品包含:LCD驅動IC( 裸晶式覆晶封裝)、 LCD驅動IC( 捲帶式覆晶封裝)、金凸塊8吋及12吋球柵列封裝(BGA)、四方平面無引腳封裝(QFN) 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