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資源管理
近年氣候變遷造成水環境急遽變化,各地發生暴雨或乾旱事件愈趨頻繁,企業和民生都面臨用水問題;此外,水資源亦為半導體製程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之一,因此善用水資源更顯重要。我們積極設定明確目標、擬定用水策略,做好源頭節水、水質控管、提高用水使用效率,致力將營運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;2020年第3季啟用新設置2,700CMD 製程回收水設備,以因應產能快速擴充,用水量相對提高的趨勢。
水資源風險管理
因應產業特性所需龐大的用水量,我們必須先掌握各廠區的水源壓力及用水風險,透過世界資源研究所的「渡槽水風險地圖集」風險評估工具,進一步瞭解取水源影響及風險等級。為減少區域取水衝擊,南茂積極採取各項節約用水措施,並有效提早預防水資源管理可能帶來的營運風險。
▼取水量統計 (單位:百萬公升)
廠區 | 水源 | 2018 | 2019 | 2020 |
竹科廠 | 自來水 | 153.368 | 147.703 | 153.452 |
竹北廠 | 自來水 | 43.959 | 63.995 | 65.170 |
竹北廠 | 井水 | 408.248 | 446.141 | 554.929 |
竹北二廠 | 自來水 | 26.304 | 28.256 | 30.031 |
湖口廠 | 自來水 | 89.690 | 81.931 | 81.437 |
台南廠 | 自來水 | 781.888 | 943.653 | 994.405 |
台南二廠 | 自來水 | 30.895 | 56.376 | 69.829 |
合計 | 1,534.352 | 1,768.055 | 1,949.253 |
註:地下水(井水) 取用,主要用於竹北廠製程,南茂科技每年都取得新竹縣政府核發的合法水權狀。
製程用水回收再利用
南茂科技台南廠自2008年導入製程回收水設備,並透過與設備商及外部機構技術合作,興建製程水回收廠為汲取工廠切割製程排放水,並於2015年再導入研磨製程排水回收過濾設備進行水資源回收再利用。透過超濾膜的過濾方式,將製程用水回收再利用於製程使用。
隨著生產產能上升,製程用水量增加,於2020 年投入20,600,000元再建置製程回收水設備2,700CMD,預估每年回收水水量為837.2百萬公升,有效提升用水使用效率;13年來累計回收水達9,073.064百萬公升,相當於省下近3,629座國際標準泳池(註1)
▼台南廠製程回收水統計 (單位:百萬公升)
ISO 14046 水足跡查證
在水資源管理除了節水與回收水外,更透過水足跡盤查機制提升供應鏈水資源效率,同時依照ISO 14046 盤查,並主動邀請第三方單位查證, 提升數據可信度。南茂科技自2014年起完成系列產品ISO 14046水足跡查證,並通過第三方認證,藉以有效掌握生產之水資源狀況,並提供予客戶參考。完成盤查的產品包含:LCD驅動IC( 裸晶式覆晶封裝)、 LCD驅動IC( 捲帶式覆晶封裝)、金凸塊8吋及12吋球柵列封裝(BGA)、四方平面無引腳封裝(QFN) 等。
妥善處理廢污水
致力維護潔淨河川也是南茂科技整體環境計畫的重要環節,我們透過依水質及排放目的地所劃分的排放水量數據統計,自我檢測製程廢水水質,並進行有效管理與持續改善。 南茂科技所有廠區廢水都經過適當的處理後放流,符合現行法規放流水標準或納管標準,並依許可要求定期檢測。
竹北廠及台南廠於放流口自主設置On-Line監控廢水排放,確保排放水質;2019年台南廠考量化學品槽車充填時洩漏造成雨排溝渠污染排放的風險,已於2020年雨排口完成設置制水閘門,避免發生洩漏而影響環境衝擊。2020年共排放約1,425.007百萬公升廢水,相較於2019 年增加9.54%,主要受產能擴充增加取水量
▼排水量統計 (單位:百萬公升)
廠區/項目 | 2018 | 2019 | 2020 | 排放方式 | 排放目的地 |
竹科廠 | 122.695 | 118.162 | 122.762 | 園區統一處理 | 客雅溪 |
竹北廠 | 434.432 | 492.003 | 603.619 | 廠外自行排放 | 豆子埔溪 |
竹北二廠 | 5.261 | 5.651 | 6.006 | 廠外自行排放 | 鳳山溪 |
湖口廠 | 24.555 | 23.468 | 23.626 | 工業區統一處理 | 茄東溪 |
台南廠 | 499.497 | 650.401 | 654.333 | 園區統一處理 | 大洲排水線 |
台南二廠 | 7.582 | 11.177 | 14.662 | 園區統一處理 | 大洲排水線 |
合計 | 1,094.022 | 1,300.863 | 1,425.007 | - | - |
註:竹科廠、竹北二廠、湖口廠皆無製程廢水,僅排放生活污水
▼耗水量統計
南茂積極監控水資源使用情形,在枯水期間我們每週針對來源水庫蓄水量進行追蹤,且各廠區每日管控高液位儲水量>95%以上,若低於預警值時,立即確認廠內外的供水系統是否正常,以利進行後續應變處置。廠內生產運作過程中會影響水資源的耗用包含許多因子,如空調散熱之揮發等,2020年共消耗524.246百萬公升自來水,相較於2019年增加12.21%,受產能提高、生產區擴充等因素,導致增加耗水量。
廠區/項目 | 2018 | 2019 | 2020 |
合計 | 440.330 | 467.192 | 542.246 |
▼依水質所劃分的排放水檢測統計
廠區/ 項目 |
依循標準 | pH 值 | 化學需氧量(COD) (mg/L) |
懸浮固體(SS) (mg/L) |
氨氮(NH3-N) (mg/L) |
銅(Cu) (mg/L) |
鎳(Ni) (mg/L) |
||||||
法規 限值 |
實際 檢測值 |
法規 限值 |
實際 檢測值 |
法規 限值 |
實際 檢測值 |
法規 限值 |
實際 檢測值 |
法規 限值 |
實際 檢測值 |
法規 限值 |
實際 檢測值 |
||
竹北廠 | 放流水 標準 |
6~9 | 7.6~8.1 | 100 | 2.8~10.9 | 30 | 1.7~2.6 | 30 | 1.58~3.44 | 1.5 | ND~0.023 | 0.7 | 0.011~0.014 |
台南廠 | 納管 標準 |
5~10 | 7.2~7.4 | 450 | 26~70.9 | 250 | 2.2~19.0 | 60 | 6.78~10.90 | 3 | 0.023~0.048 | 1 | ND |
台南二廠 | 納管 標準 |
5~10 | 7.8~8.4 | 450 | 15.1~25.9 | 250 | 1.5~1.6 | 250 | 5.32~7.90 | 3 | ND~0.026 | 1 | ND |
註1:南茂優先關注的水質檢測項目主要為竹北及台南廠區製程用水,如:電鍍、蝕刻、研磨等製程,使用有機、氨、電鍍液等原料而產生的廢水
註2:竹科廠、竹北二廠、湖口廠屬於測試廠,故無製程排放水之檢測數據
註3:實際檢測值為檢測結果最小至最大值;ND表示低於檢測極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