氣候變遷與能源管理
TCFD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
氣候變遷已是全球企業推動永續發展共同面臨的挑戰,要將全球升溫控制在不超過2℃之內,影響著企業產能擴充及市場機會等隱含的機會與風險,是企業必須正視且提前因應準備的挑戰。南茂深知企業力行的重要性,肩負起環境保護重責,參考金融穩定委員會(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, FSB)所發布的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書 (Task Force on Climate-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, TCFD)之架構,進行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管理,進一步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有全盤性瞭解。
▼TCFD 架構
氣候風險/機會鑑別
2023年由南茂永續發展委員會成員共同檢視及討論,維持同2021年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鑑別之結果。以TCFD為指導原則,風險議題涵蓋轉型風險及實體風險,歸納出法規政策、市場/ 技術、及營運中斷等風險類別,碳風險共計48個項目,屬重大碳風險共4項、中度碳風險共7項;碳機會共計21項,屬重大碳機會共3項;中度碳機會共7項,總計69項風險與機會項目。
我們依風險衝擊可能發生時間(短期、中期、長期)、衝擊程度因子(財務、營運/人力、法令、商譽),排序出風險與機會等級,最終鑑別出4項重大碳風險及3項重大碳機會,共7項重大風險與機會,評估潛在財務影響、研擬相關對策與因應措施,以期減緩氣候風險的衝擊與掌握未來商機。
溫室氣體盤查
南茂積極響應全球減碳趨勢,將減緩及調適氣候變遷納入營運管理中的重要議題,並設置環境安全衛生暨能源管理委員會為推動碳管理議題權責單位。自2009年開始各廠自主性的實施盤查,建立溫室氣體排放清冊,找出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溫室氣體排放源加以管理。我們每年皆依循ISO 14064-1進行查證確保數據品質,提供利害關係人具公信力的碳管理資訊。2020年計畫性執行轉換為ISO 14064-1:2018,更精準且深入掌控組織內外部的碳排放管理。
2023年南茂溫室氣體排放總量(類別一+ 類別二)約235,901.50公噸CO2e,經分析發現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中,98.08%皆為外購電力所產生的類別二排放,類別一排放量約佔總排放量之1.92%,主因為湖口廠因廠務高壓電器設備防護所需,使用含氟氣體- 六氟化硫(SF6)907.2公噸CO2e,全廠區無使用全氟化合物(PFCs)。鑑於南茂的排放結構,廠內已成立節能小組,積極針對各項耗能設備展開節能減碳管理方案,每年除符合能源局的1% 節能要求外,亦汰換老舊設備及調整控制參數,提升能源使用效率。
南茂每年定期進行組織邊界內的溫室氣體盤查與持續減量,自2021年起主動依 ISO 14064-1:2018版增加類別三及類別四查證,項目包含:由運輸產生之間接溫室氣體排放(含「貨物上/ 下游運輸與分配」、「業務旅運活動」)、組織使用的產品所產生之間接溫室氣體排放(含「採購的貨物」、「處置固/ 液體廢棄物活動」),藉此找出最佳可行的減碳焦點,積極投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。
能源管理與效率
由於科技產業特性,南茂為經濟部能源局規範下的用電大戶之一,我們始終秉持著嚴謹且珍惜能源使用的態度,積極地推動各項能源管理措施,包括從2012年開始有計劃性地展開節能行動,持續性引進各項節能技術和設備,以及自發性導入各項ISO管理系統驗證;2020年起更是積極推動再生能源使用,興建太陽能發電設備,持續提高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,同時持續評估購買與發展其他綠色能源,以減少外購電力;2023年評估導入EMS(能源管理系統),降低不必要的耗能外,我們更擴大結合工廠端的生產設備節能,透過盤點重大能耗設備,整合前後端能源管理,進行系統串聯,做到最佳化能源供給。
2023年南茂節能團隊跨部門溝通合作,持續精進節能減碳行動,主要包括4大節能類別:設備能資源減量、智慧節能、照明節能、運轉條件優化;節能範疇擴大延伸至工廠端之生產設備,全面涵蓋公司設備,具體措施包括:冰水系統智能控制、冰水系統汰換、燈具汰換為LED燈及工廠端機台優化CDA減量等,達全員參與節能行動,於營運中有效落實,持續為環境保護盡心力。
【延伸閱讀內容】
▪ 氣候韌性-智慧節能管理3階段,讓節能議題植入員工的DNA
綠色能源規劃
用於製程的外購電力,是我們整體碳足跡最主要來源,因此我們正致力於減少外購電力的產生,並持續投資再生能源。響應政府能源轉型政策,2012年南茂於台南廠建置屋頂太陽能板,並與台電簽約轉供綠電,且陸續於2019年新設第2座太陽能發電系統。2021年全廠統一規劃設置,計畫性擴展北部廠區再生能源使用,已於2021年完成廠區屋頂增設4座太陽能發電系統達990.45 kW (竹科廠、湖口廠、竹北二廠及台南廠),此外,2022年底取得租地自建2 套太陽能發電系統932.66 kW。統計太陽能發電12年來累計達7,922,845度,相當於可供給近23,371戶家庭每月用電量。
為積極達到減碳目標,南茂下一階段的發展規劃將把重心放在太陽能的自發自用,2023年底累計已完成3.85MW再生能源建置量、2024年預計再取得3.14 MW,累計總建置量達6,990.45 kW,預計於2025年再生能源達總用電量1.7%。太陽能自建規劃完成後,中長期將持續評估購買與發展其他綠色能源的可能性,以實現更具企圖心的減量目標。
▼太陽能發電統計
單位 | 2012 | 2013 | 2014 | 2015 | 2016 | 2017 | 2018 | 2019 | 2020 | 2021 | 2022 | 2023 | ||
發電度數 | 度 | 290,168 | 263,360 | 269,152 | 265,176 | 234,512 | 256,608 | 258,632 | 243,120 | 357,800 | 943,110 | 1,553,717 | 2,987,490 | 7,922,845 (總累計) |
日照時數 | 小時/年 | - | - | 2,274 | 2,511 | 2,172 | 2,381 | 2,353 | 2,185 | 2,596 | 2,250 | 2,029 | 2,122 | 2,287 (平均) |
發電效率 | 度/小時 | - | - | 118 | 106 | 108 | 108 | 110 | 111 | 138 | 419 | 766 | 1,408 | 339 (平均) |
註: 以台電公布之2022年每戶家庭每月平均用電量339度計算 (資料數據取自台電官網)